美国“最帅乞丐”走红网络
美国加州有个叫布拉德·洛夫的职业乞丐,近日在社交平台上爆火,他深邃的眼眸和俊朗的外形吸引了大量粉丝,相关视频观看量突破50万次,社交平台粉丝超2万。网友纷纷建议他进军模特圈,可洛夫却明确拒绝,称自己是职业乞丐,对当模特或演员毫无兴趣。他还透露,自己曾是护理师,觉得乞讨轻松多了。值得注意的是,洛夫并非无家可归,他的乞讨收入颇为可观,单日最高能达100美元(约合人民币726元)。不过,网络走红也给他带来了麻烦,当地警方因他固定乞讨地点被曝光,禁止他在该区域乞讨。“最美通缉犯”出狱当主播被封号
利用违法犯罪经历炒作博眼球的现象并不少见。2018年,四川绵阳女子卿晨璟靓因参与“酒托”诈骗被通缉,却因高颜值照片走红,被网友称为“最美酒托”“高颜值通缉犯”。当月她就投案自首,2019年因诈骗罪被判刑。近日,服刑完毕的卿晨璟靓成了网络主播,还在账号简介中炫耀自己的服刑经历,引发网友反感。4月27日,该账号因违反规定被封。此外,此前还有一些服刑人员以自己的经历为卖点博流量,比如一个曾因“持刀强奸”服刑的男子成了“励志网红”,后来账号也被封。这种炫耀服刑经历的行为不可取,网络平台应加强监管,公众也需理性抵制。刑满释放人员谋生引思考
刑满释放人员如何正当谋生引发了讨论。福建司法警察训练总队教官林敏明认为,刑满释放人员当带货主播正常讲述自己的故事去教育引导他人是没问题的,但以“刑满释放人员”标签为噱头博取流量、传递错误价值观则应被抵制。值得注意的是,刑释人员创业、就业艰难,安置帮教工作很重要。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监管部门和平台应完善机制,加大对利用犯罪经历炒作行为的惩处力度,公众也要自觉抵制不良炒作,共同守护网络空间。转载请注明来自三年资讯网,本文标题:《美国‘最帅乞丐’走红,日赚百元却拒当模特,为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